“亲”,一个带着血肉发肤和缘分的记认。你还记得那个与双亲或子女窝在家里、一宿无话的星期天吗?父母子女一场,因亲缘而起的快乐与哀愁有千百种模样,《字花》首次搬演亲子两代的戏码,透视与亲昵并存的疏离以至龃龉,那些雷同的幸福下,更复杂的家的形状。
董启章身为父亲,他试着理解儿子的心路,对外星血缘的焦虑,写在〈星之孩子〉里;诗人洪晓娴专访,坦率她对母亲及女儿的回忆与寄望,同时更确认自己应负荷的一课;两位漫画家,黄照达和阿高,在沉重与轻松之间,演绎父爱;八位年代不同、身份相错的诗人大集结,包括廖伟棠、夏夏、吕永佳、曹疏影、陈康涛等,交换不能轻易向至亲交出的情书;张婉雯与梁莉姿从女性角度出发,叙写母女关系的微妙处,以及家庭日常的暗涌;我们更邀请了四个世代的受访者,描述“最愉快的一天”,展现他们对快乐亲子图景的不同诠释。
新类型旅途书写专栏“交换飘流”加入另一位年轻作家李日康,与上两位旅客沐羽和洪昊贤结缘,互补华美滤镜背后的“卑贱”风格。“重写本土”有叶爱莲别出机杼的改编,重新想像刘以鬯的着名极短篇〈打错了〉还有甚么时代的无常。钟玲玲揪心的连载来到尾声,愈交织愈难言的爱与慈悲可有出口?“众缀”的三篇评论,对廖伟棠的诗集《樱桃与金刚》、韩丽珠小说《空脸》和木心罕为人道的画作,各自提出了透辟之见。香港诗坛老顽童蔡炎培为去世的余光中和洛夫留下的手稿,同样值得观摩细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