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那些和作家致敬的时刻】
透过作家的耕耘,台湾文学得以在这块土地上发芽茁壮,我们以“读文学,成为___的人”为骨干,向台湾文学作家致敬,尝试将作家的经典作品改写成各种活泼的文学金句。
读文学,让我们在迷茫之时仰望天空的眼睛,在挫折之际依然渴望爱情;不仅为他人点亮光芒,更在孤独中燃烧自己;纵使在岁月里匍匐前行,也依然坚信本色的纯粹;奋力撬开上锁的心,成为咱台湾最美的风景。
这些字句横跨自不同的时空,也被风格殊异的创作者们经验、感受、想像,文学因此有了独特的脸孔。希望当你盯着它看的时候,也会产生属于自己的共鸣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https://live.staticflickr.com/65535/51730391081_4ac074869d_b.jpg
https://live.staticflickr.com/65535/51731042749_4c18cac635_b.jpg
【读文学,成为燃烧孤独的人】向杨炽昌《燃烧的脸颊》致敬
1930年代,杨炽昌将超现实主义引入台湾文坛,他坚持文学中该表现出诗人的美学与技巧,但这与当时主流的文学思潮相去甚远。杨炽昌或许也曾感到孤寂,热爱的事物无法为多数人所理解,但正因为对文学信仰的坚持,他仍旧继续书写。
诗集《燃烧的脸颊》中同名的那首诗便写了:“憎恨和悔疚/都在流动的微光里/让脸颊因高度的孤独而燃烧”,在选择与主流背道而驰的日子里,高耸险峻的孤独如火焰般烧灼着他。但当火焰停止,孤独被燃尽,留下的他则从大火中淬链而出,手中紧攥着几个未被烧毁的字词。杨炽昌将它们组合成诗,仍有些许火光残存于字尾,在时代中熠熠闪烁。
正如文学史上短暂停留的风车诗社,时代的火终将他燃尽,但风车并未消失,最终成为回望1930年代最美的结晶之一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尺寸|约27*70mm
材质|100%聚脂纤维、绣线、五金配件。
商品介绍
商品信息
运费与其他信息
- 商品运费
- 付款方式
-
- 信用卡安全加密付款
- Alipay 支付宝
- AlipayHK 支付宝香港
- 退款换货须知
- 点我了解设计馆的退款换货须知
- 问题回报
- 我要检举此商品

